天正十年(1582年)六月二日凌晨,明智光秀率軍襲擊了下榻於京都本能寺的織田信長。信長和他的繼承人織田信忠遇害,此後開始了明智光秀的「三日天下」。至六月十三日光秀被迅速率軍折返的羽柴秀吉(豐臣秀吉)擊敗為止,他實際作為京都的主人活躍了十一天的時間。
[圖:明智光秀]
[圖:西洋人畫的織田信長像]
關於本能寺之變,歷來有諸多的陰謀論。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等一系列知名人物,都被懷疑參加了這次謀逆。然而隨著明智光秀兵敗身亡,真相也就被深埋在歷史的陰影中。
然而明智光秀在山崎之戰的戰敗是否無法避免?如果當初他能果斷採取行動的話,歷史原本會有另一種可能……
(一) 軍事行動
本能事之變後,明智光秀用一天時間在京都進行事後處理。接著他揮軍向東,打算拿下位於近江國琵琶湖畔的安土城。安土城是織田信長建立的居城,光秀試圖獲得儲存城中的資金、將居住在城裡的信長和織田家臣的家眷扣為人質。攻下安土城,也可以與他的故鄉美濃國取得聯絡,並且給世人一種明智光秀已經取代了織田信長的印象。
[圖:安土城 世人矚目,當時最大規模的平山城]
然而因為在交通要道大津渡過瀨田川的橋梁被守將放火燒毀,光秀只好先返回自己琵琶湖西岸的居城坂本城。直到六月五日他才進入安土城,並且派出部分兵力進攻位於琵琶湖東岸的丹羽長秀居城佐和山城,以及羽柴秀吉的居城長濱城。他自己則在安土城等待京都朝廷的使者,七日被朝廷任命為京都守護以後,更一直拖到六月九日才返回京都。
光秀在近江一帶浪費時間的同時,羽柴秀吉迅速與正在交戰中的毛利家議和,兩天內就橫越七十公里的距離,於六月七日到達播磨國的姬路城,六月九日更到達攝津國境上的明石。同時秀吉在六月五日就派出使者,游說攝津的高槻城主高山右近和茨木城主中川清秀,羽柴軍抵達攝津之後,原本隸屬明智光秀的兩人當即倒戈到羽柴方。
[圖:中川清秀]
[圖:高山重友(右近)]
然後秀吉進一步跟正在堺準備進攻四國的織田信孝、丹羽長秀軍會合,使得羽柴軍變成多達四萬人的大軍。
[圖:羽柴秀吉的中國大返,同時明智光秀在安土城跟京都之間繞圈子]
因此明智光秀在事變後浪費掉的六天時間,可謂導致他最終失敗的關鍵。
那麼他該如何行動?
在發現瀨田的橋樑被燒毀之後,明智光秀就應該率軍掉頭向西。他只需要留下一員大將(如明智秀滿)和一定數量的兵力扼守大津,並且鞏固對琵琶湖西岸的控制即可。琵琶湖以東的近江半國當時是處於勢力真空狀態,並沒有非得要加以佔領的理由。唯一有可能構成威脅的只有在伊勢的織田信雄而已。但信雄之前在平定伊賀國的戰鬥中連遭敗績,可以說並非強大的對手。
[圖:織田信雄 因為在伊賀的失敗,他的地位被信孝取代]
何況在橋梁燒毀後,得到信長、信忠遇襲報告的信長家眷已經離開安土城,前往蒲生氏的日野城避難。所以明智光秀雖然佔領了安土城,卻沒有獲得任何人質。實際上不論安土城,或者佐和山城、長濱城,這個階段都是戰略上的雞肋。只要交給武田元明、京極高次這些想恢復領土的近畿舊勢力去佔領即可。
[圖:京極高次 他後來的老婆比他更有名,是淺井三姊妹裡的二妹淺井初(右側)]
明智軍應該立即轉往攝津。
[圖:明智光秀亂七八糟的史實行動路線(紅)與新路線(藍)]
大津以及明智光秀的居城坂本城,都是琵琶湖畔繁榮的水運港口。此時明智軍的主力應該立即乘船順淀川(瀨田川)而下,進入攝津。
[圖:本能寺之變大略形勢圖 只不過圖中筒井順慶的位置應該是織田信雄的地盤,而德川家康也還沒回到他的三河老窩]
中川清秀和高山右近兩人,原本屬於攝津的荒木村重旗下。在荒木村重反叛織田信長時,兩人才倒戈到織田方並且隸屬於明智光秀旗下。如果明智光秀能率軍在六月四日進入攝津,這兩人應當不至於投向羽柴秀吉。接著以這兩人為前鋒,去進攻荒木村重失敗後獲得他的領地的池田恆興。
[圖:池田恆興 這副尊容實在讓人不敢恭維]
池田恆興之母是織田信長的乳母,因此他必然會成為明智光秀的敵人。但是他是尾張人,在攝津本地沒有根基,而且所在位置孤立難以獲得其他織田家將領的支援。擊潰池田恆興後,攝津一國之內就沒有能威脅京都,或者明智光秀的領地丹波國的勢力了。
這時在攝津的實力對比,是明智軍一萬三千左右,高山、中川軍約四、五千人,而池田方大約也只有五千兵力而已。
假設明智光秀能用三天時間擊敗池田恆興並穩定攝津,他就應該轉向去攻擊堺的織田信孝、丹羽長秀軍團。
[圖:織田信孝 這張臉頗有他老爸尾張大傻瓜的遺傳,可惜他遺傳到的是傻瓜的部分]
原本預定征討四國的信孝軍團,在本能寺之變消息傳來後就發生了內鬨。信孝以身為光秀的女婿為由,逼迫堂兄弟津田信澄自盡。在此同時,信孝軍團因為軍心動搖,有半數兵力都逃散了。
信孝和丹羽長秀兩人,加上位於和泉國岸和田城一帶的前鋒蜂屋賴隆此時手邊的兵力,大約只有八千到一萬人上下。而且士氣低落,只要趁機發動攻擊,有很高的機率可以擊敗這支軍隊。
從攝津的石山(大阪)南下到堺,用兩天時間大概可以擊潰信孝的軍隊。
這樣六月九日羽柴軍抵達明石的時候,頂多只有不到兩萬的兵力。而明智光秀這方加入了攝津眾以後,兵力應當也大致相等。明智軍可以先在石山休息一天,再從容跟侵入攝津境內的羽柴軍周旋。
[圖:一張猴臉、一臉衰相的豐臣秀吉 他的畫像完美詮釋了沐猴而冠這句成語]
更重要的是,佔領堺可以切斷與當地商人關係良好的羽柴秀吉重要的資金來源。此外堺也是當時日本製造鐵砲(火繩槍)和火藥的重要市鎮之一,在京都儲存火藥的本能寺被燒毀之後更形緊要。
[圖:日本戰國時代的鐵砲,跟歐洲火繩槍比缺少槍托和支架,射手得用"訓練"和"精神的力量"去克服缺陷]
(註:有一種說法指出,本能寺跟紀伊國的根來寺一樣掌握製造、使用鐵砲的技術,寺內並存有大量火藥。因此信長死後遺體被火藥爆炸摧毀,才無法發現他的屍首。)
由於明智光秀參加過圍攻石山本願寺和征討荒木村重的戰役,因此在這一帶的平原上進行快速運動戰,他應該是能辦到的。
(二) 爭取盟友
史實上明智光秀六月四日,就在坂本城寫信給丹後國的細川幽齋(藤孝)以及自己的女婿細川忠興,希望爭取與他們結盟。但是卻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。另外他還希望爭取大和國的筒井順慶,甚至在六月十日、十一日羽柴軍從攝津逼近京都時,光秀都期待筒井家的援軍能抵達。事實上筒井順慶卻在大和郡山城堅守不出,並沒有派出一兵一卒。
[圖:細川藤孝 這時他又叫長岡藤孝或細川幽齋,各種名字搞得人一頭霧水]
[圖:細川忠興 如果這圖的比例沒錯,他身高到底有多矮?]
在沒能獲得筒井家援軍的情況下,十二日光秀又向紀伊的雜賀一揆請求援軍。這可謂是落到了山窮水盡的末路。只不過就算雜賀眾決定出兵,也不可能趕上十三日的山崎之戰。
另一方面,呼應明智光秀在美濃起兵的安藤守就父子。由於實力不足,六月八日就被稻葉良通(一鐵)包圍,最後被消滅了。(稻葉一鐵自身則擁立齋藤家的齋藤利堯)如果明智光秀進軍近江是為了奪取美濃,就應該在攻下安土城之後迅速東進。但他反而停留在安土城等帶朝廷的旨意。
[圖:美濃三人眾之稻葉一鐵]
如果在他進入安土城之後,從五日到九日這段時間是在等待細川家的回音,那光秀確實是在浪費時間。丹後西方是羽柴秀吉的領地,東方隔著丹羽長秀的若狹則是柴田勝家的越前。而且丹後國內還有弓木城的丹後原領主一色義定,打著明智旗號跟細川家對峙。光是這麼尷尬的內外處境,加上丹後與京都的距離,就注定細川家根本不可能給光秀任何支持。
至於筒井順慶,筒井氏作為奈良一帶的地方勢力,過去長期遭受松永久秀的勢力壓制。在松永久秀滅亡後,筒井家雖然成為統治大和的大名,可是實力並不強大。而且跟丹後的細川家一樣,大和東有伊勢的織田信雄,西邊則有織田信孝、丹羽長秀軍團。但明智光秀可以通過平定攝津、擊滅信孝軍團來對筒井順慶展示實力,解除他的顧慮。必要的話,甚至用「如果不出兵相助,日後就要加以討伐」這類辭令逼他出兵。
[圖:筒井順慶]
雖然筒井順慶本人並不以軍事才能聞名,但是當時的筒井家臣中卻有日後效力於石田三成軍師島左近。若島左近率領五千兵力加入明智軍,對明智光秀必然很有幫助。
[圖:島左近]
此外在史實上,他還吸收了舊足利幕臣伊勢貞興等三人率領的兩千人,以及津田正時率領的河內眾兩千人。總計起來,明智軍應該能以三萬兵力迎戰羽柴方的兩萬人馬。而非史實上山崎之戰以一萬六千人迎戰四萬大軍。
明智光秀可能在六月十一、十二日左右,跟島左近率領的援軍會合。同時羽柴軍則開始入侵攝津。兩軍決戰可能會在尼崎城-石山之間的地帶爆發。
(三) 京都朝廷
各種陰謀論往往認為,明智光秀的造反受到朝廷,或者至少朝中公卿的支持。六月九日他進京時,對朝廷獻上銀五百枚,給京都的五座寺院和大德寺銀各百枚。同時還給了到安土城任命他為京都守護的吉田兼見銀五十枚。同時宣布免去上京、下京的地子錢。
雖然京都守護是個掌控京都的正當名義,但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等局勢稍定後才去進行。雖說本能寺之變後,羽柴秀吉的迅速行動超出光秀預料之外。但他對近在眼前的織田信孝、丹羽長秀、池田恆興等人也沒採取積極行動、各個擊破,就不能不說是浪費時間了。
[圖:本能寺之變牽涉到各路勢力,明智光秀應有通盤戰略思考,而不是只看著京都朝廷]
明智光秀自己對於時間緊迫也有一定的理解,他在寫給細川藤孝的信裡寫道,預定要用五十、一百天的時間鞏固、平定近畿各國。史實在山崎之戰幾天後,柴田勝家也在六月十八日抵達近江長濱城。同時織田信雄也在山崎之戰後率軍奪回安土城(但他隨後又棄城逃走)。可見即使不是行動特別快,織田諸將頂多也只留給光秀半個月的時間。
[圖:猛將兄柴田勝家]
未能充分把握稍縱即逝的時機,反而先去尋求朝廷的承認,就是光秀的敗因。
另一方面,被織田信長放逐、暫時在毛利家棲身的前幕府將軍足利義昭,六月九日也向吉川元春、小早川隆景下達了上京的命令。德川家康也在六月十四日打著討伐光秀的旗號,率軍抵達尾張的熱田。換句話說即使先後擊敗羽柴、柴田和織田信雄等對手,光秀也還得面對各路大名諸侯的挑戰。
[圖:老烏龜德川家康 鄉下老農原本想趁信長之死翻身,結果豐臣秀吉又壓了他十多年]
這時明智光秀成算最大的出路,就是迎接足利義昭進入京都,在安土城一帶迎戰德川家康。同時等待關東的北條氏和甲斐、信濃的武田遺臣行動,迫使德川家康退兵。在足利義昭抵達之前,光秀才有必要獲得朝廷給予的承認和守護京都的名份。
至於丹後的細川家,或是事後迫使細川藤孝、忠興父子稱臣,或是聯合毛利家兩面夾擊。只要成功鞏固了近畿一帶,就不成問題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